这两天看到了一些有关这款游戏的讨论,我从商业和逻辑角度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点,随便跟粉丝聊两句。
首先,最想吐槽的是破防女生们的操作手段,因为某种不可思议的脑回路,非要去跟一款游戏较劲,然后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,成功的让这款游戏出圈了。
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,如果你讨厌一样东西,想要抵制它,最好的策略既不是夸,也不是骂,而是无视。逻辑很简单,如果这样东西是迎合大众需求的,只要大众看到了就会喜欢,那无论你夸还是骂,都是在帮它在大众面前曝光,增加它受欢迎的可能性;反之,如果这样东西不是大众想要的,那你骂不骂又有什么所谓?反正它也走不起来。
这种大众传播的反向操作非常常见,前段时间苏超爆火的时候,北京某报纸不合时宜的来了点反向的爹味说教,立刻被广大网友教做人,同时也激起了大家对苏超的保护欲。
像性别这种话题,天然就会有男女两方阵营,男方更偏向有利于男性的角度,女方自然也更偏向于有利于女性的角度,因此,在一方进攻另一方的时候,很容易就面临反击,一攻一防之间,话题热度就起来了,然后一方所攻击的东西变得更火了,攻击难度更大了,这就是个无解的局面,那还非要惹事干嘛呢?
展开剩余62%从整体来看,还是正常智力正常逻辑的人居多,所以,对一件事物的评价,最终还是会回归到理性客观上来,这从根本上就决定了,极端之人的带节奏,往往是无法长期改变舆论走向的。
其次,从这次事件就可以看出,在现代传播体系中,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,自发式的舆论攻击很容易就被破坏了。刷小某书相关笔记的时候,最搞笑的是看到无数愤怒的集美连steam怎么下载都不会,然后就有串子们使坏,教集美们去下载steam游戏管家,还怂恿她们去充值,估计这会儿武汉号号科技正躲在办公室里偷着乐呢。
集美们还是太缺乏斗争经验了,不知道事以密成的道理,现在信息都这么透明了,还在公开渠道组织对敌人的进攻,这是在瞧不起谁呢?
第三,如果你身边有人总喜欢以宏大视角来分析总结社会问题,动不动就是这个社会怎样怎样了,动不动就是物化男性女性,动不动就要反抗男拳女拳的压迫,建议你尽量远离他们,有条件的话最好把他们送去佛罗里达,以免污染中华民族的基因。
经济学家温铁军教授就曾在一次公开场合,严厉驳斥了一名女记者挑起的男拳女拳话题,批评她,不讨论最底层的经济问题,不讨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,动辄就把社会现象归咎于性别对立,这就是一种高级的风凉话。
我们目前身处在一个相对完善的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社会里,很多现象的出现,其实单纯就是供需双方力量博弈的结果。
举个例子,江西为什么会有天价彩礼的现象?不就是男女比例失衡的结果呗,并且江西还是个劳务输出大省,江西男人要同时面对本省和外省同性的双重竞争,江西女生的行情自然水涨船高,这跟当地女生拜不拜金、是否物化女性有个毛线的关系。
再举个例子,女员工吐槽老板性别歧视,明明她的工作能力更强,老板却提拔了一位男员工,女员工认为,这个男员工的工作能力远不如她,因此觉得受到性别歧视了。这从逻辑上一看就是胡扯的,资本家应该是整个地球上最纯粹的人了,只要你能帮他赚钱,他才不关心你是男人女人还是黑人白人,他甚至都不在乎你是不是人。这位女员工所谓的歧视,很有可能是老板综合考量的结果,也许她业务能力是强,但是缺乏管理能力,或者升职之后可能要参与大量应酬,频频去外地出差,出于安全角度考虑,还是觉得男性员工更放心一些。
分析问题,首先就要找准推动事情走向的关键力量是什么。初中政治课就学过10倍杠杆配资,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我们所碰到的绝大部分社会问题的根源都在于经济。抛开最基本的经济问题不讨论,而非要举着性别大旗来说事儿,那就别怪别人把你当做个乐子人来对待。
发布于:浙江省百胜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